麦积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麦积新闻  >>  正文

聚焦主题跟进学 紧扣问题碰硬查 服务群众扎实改 麦积区各级各部门持续推动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麦积新闻网:(2025-07-01 11:26:57) 来源:麦积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麦积区各级各部门党组织主动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学习教育的最新部署要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刀刃向内查摆问题,立足职能特点优化细化实化工作措施,着力锻造担当作为的优良作风,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聚焦主题跟进学

全区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坚持把学习贯穿学习教育始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发挥以案示警震慑效果,确保学得再深入一层、悟得再深刻一些,进一步触动思想、触发感悟、触及灵魂。

区委及时召开警示教育会,传达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坚持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身边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中汲取经验教训、时刻警钟长鸣,真正以严实作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渭南镇党委坚持正反两面开展学习教育,一方面,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支部集中研学、个人自学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远意义和宝贵经验,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另一方面,突出抓好警示教育,有针对性地选取农村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履职不力等典型案例,组织开展学习剖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团区委结合观看警示教育片,围绕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开展剖析研讨,进一步强化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实效;依托“青马工程”培训班、红色教育基地实地教学、送团课下基层、“五四”主题团日等载体,在全区各级团组织内开展学习宣传活动50余场次,教育引导全区团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紧扣问题碰硬查

全区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坚持边查边改、开门教育,不回避、不遮掩,直面问题不足,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多渠道查摆整理线索,建立问题清单台账,不断完善制度机制,立查立改、真查实改。

区总工会党组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线上问卷+线下发放”双渠道征求意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困难职工帮扶等领域查摆问题开展查摆;针对工会集体协商业务、女职工法律保障工作、规范企业劳动用工、基层工会经费使用等问题,覆盖全区102家企业工会开展专项培训;简化互助保障报销流程,加快办理时限,惠及职工264人次。

区工商联党组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开门教育,紧盯民营企业有感的“关键小事”,开展走访调研执委企业活动,从收集的社情民意中梳理查摆问题,深挖问题根源,建立问题台账,细化整改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进一步促进学习教育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相结合,助力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营造尊重民营企业的社会氛围。

区生态环境分局党组将查摆问题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紧盯环评审批、执法检查、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行政许可等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人员,通过走访服务管理对象,听取收集作风建设方面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形成问题清单,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逐项逐条推动整改。

服务群众扎实改

全区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坚持把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落脚点,立足服务对象诉求,尽自身所能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工作举措,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为民服务之中,真正让群众看得到变化、感受到实惠。

区城乡更新中心党组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临时过渡费发放滞后和安置房建设推进缓慢等民生问题,建立“台账管理—限期整改—闭环销号”工作机制,实行“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的动态管理模式,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将过渡费发放、安置房建设等民生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列为审计重点,确保资金管理透明化、规范化。

区气象局党组立足气象服务职能特点,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工作人员进社区、田间地头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严格落实24 小时值守班制度,全力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和“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定期推送防灾减灾及果园管理信息,开展全生育期服务和关键生育期观测,为花牛苹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提供气象技术指导,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伯阳镇党委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活动阵地,通过整合资源,拓宽服务领域,面向“一小一老”开展真情服务,赢得群众广泛好评。西坪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红星课堂”,为25名小学生提供放学看护和学业辅导,有力解决了学生家长实际困难;韩河村将村委会闲置用房打造成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休闲娱乐、卫生保健、节日关怀、反诈培训等多种服务,有效丰富村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