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麦积新闻  >>  正文

麦积区:科技赋能“抢”农时 冬小麦播种描绘来年好“丰”景

麦积新闻网:(2025-10-31 12:17:31) 来源:麦积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倩倩 任泽瑄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宋倩倩 任泽瑄)深秋的麦积区田间,新苗破土、农机轰鸣、无人机巡弋,一幅科技赋能的农耕图景徐徐展开。面对前期持续降雨导致的土壤湿度过大、适播期压缩等不利条件,麦积区以“科技破题+精准施策”为抓手,全力抢农时、保播种。截至目前,全区29.70万亩冬小麦播种任务已全面完成,渭南镇、石佛镇等早播区域麦苗已陆续出苗,为明年夏粮丰收筑牢了根基。

今年9月下旬起,麦积区遭遇持续性阴雨天气,土壤湿度长期处于饱和状态,部分低洼田块出现积水内涝,传统播种机械难以进地作业;10月中旬的强降温天气,进一步缩短了冬小麦适宜播种窗口期。为应对不利局面,麦积区第一时间启动农业生产应急响应,成立多个由农技专家、农技骨干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分赴各镇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户开挖排水沟渠、翻耕散墒、选用耐迟播品种,通过“一田一策”精准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天气影响,全力抢回延误农时。

在花牛镇佰顷塬众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冬小麦种植基地,“天地协同”的智慧农耕模式成为破解晚播难题的关键。“连续降雨让田间泥泞不堪,要是按传统方式播种,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烂种。”合作社负责人朱录兵介绍,面对这种情况,合作社迅速制定晚播应变技术方案,投入无人机、大马力拖拉机等现代化农机设备,构建起“天上飞、地上跑”的协同作业体系。无人机承担地块墒情航测、精准飞播任务,后续还可开展叶面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地面上,3台专业播种机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作业,完成深松散墒、精细整地、精准播种等全流程工序。与此同时,天地设备实现数据互通,确保作业节奏同步、功能互补,播种效率与质量双提升。

抢播的同时,合作社聚焦农业提质升级,将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合作,对600亩冬小麦开展科学补硒技术应用,培育富硒小麦产品,推动传统粮食种植向功能性农业转型。“科技不仅能帮我们渡过难关,还能让粮食更具价值。”朱录兵说,通过校企合作发展富硒农业,既能保障粮食产量,又能提升产品品质,真正实现“种出粮食、种出健康”的目标。

近年来,麦积区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智慧农业技术深度融合,从农机智能化升级到农技校企合作,从保障粮食产量到提升农产品品质,全区农业生产正逐步实现从“靠天吃饭”向“科技赋能”的转型。今后,麦积区将持续跟踪晚播小麦苗情动态,结合气象变化及时更新田间管理技术要点,通过开展农技培训、派驻技术专员等方式,推动“良种+良法”落地见效,全力保障粮食丰产丰收,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注入持久动力。【编辑 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