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总工会联合麦积区博物馆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会暖童心”朝珠制作主题社教活动
麦积新闻网:(2025-08-21 18:05:51) 来源:麦积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倩倩 任泽瑄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宋倩倩 任泽瑄)近日,天水市总工会联合麦积区博物馆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会暖童心”清代朝珠制作主题社会教育活动。数十名青少年通过“听讲解、学知识、动手做”的方式,沉浸式体验清代朝珠的制作工艺,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活动现场,博物馆讲解员以生动的PPT为载体,为同学们揭开了朝珠的神秘面纱。“朝珠并非简单的装饰品。”讲解员娓娓道来,“它起源于佛教念珠,融入清代礼制后,成为宫廷与官场身份的重要标识。材质、颜色、绦带乃至108颗珠子的构成,都严格对应着佩戴者的品级地位,一丝一毫都彰显着森严的等级。”屏幕上,东珠、珊瑚、蜜蜡、青金石等不同材质的朝珠图片逐一展现,配合详实的史料,迅速将学生们带入了那个礼制森严的社会。
在深入了解朝珠的文化背景后,活动进入了最受期待的动手制作环节。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认真挑选珠子,模仿朝珠的形制与结构,用心串联起“身子”“背云”“记念”和“大坠”,零距离体会传统工艺的精妙。
“以前看清宫剧,只觉得朝珠很好看、很贵气。”参与活动的学生赵泽通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兴奋地说,“今天在博物馆亲手制作朝珠,听了老师讲解朝珠的来历和发展,我和好朋友一起做,感觉特别快乐,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通过自己动手做,我记住了青金石是四品官员用的,皇帝用东珠,而且朝珠的每一部分都有名字和讲究。感觉手里这串朝珠不只是工艺品,更像是一本微缩的历史书。”学生屈筱雅说。
“看到孩子们能准确说出不同材质对应的品级,并在制作中讨论‘如果我是清代的一名官员会佩戴哪种朝珠’,我们就知道,历史文化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了。”麦积区博物馆讲解员王泽敏说,“博物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传递,更重要的是引发兴趣和思考。朝珠本身是等级制度的产物,看似冰冷,但其背后关联着佛教文化、工艺美学、服饰制度乃至人情世故。我们设计动手环节,就是希望青少年能通过‘做中学’,亲自去复制、去体验,从而真正理解其复杂性和历史语境,让冰冷的文物和制度在他们的感知中变得有温度、可触摸。”
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历史知识、等级制度、宗教文化与传统工艺融为一体,在提升青少年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激发了他们探索历史的兴趣,更为“结对帮扶?爱心甘肃”行动增添了文化厚度。【编辑 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