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小陇山百花林场走出绿色发展富民路
麦积新闻网:(2025-11-18 11:38:25) 来源:麦积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秋钰 董洁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刘秋钰 董洁)近年来,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百花林场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深入挖掘生态资源潜力,积极发展冷水鱼养殖、黄贝木耳种植等特色产业,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金山银山”。

初冬时节,走进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百花林场,只见标准化养殖池内虹鳟、金鳟等冷水鱼成群游弋,生机勃勃;菌棒上,肥厚饱满、形如贝壳的黄贝木耳静静“绽放”,犹如盛开的黑色“致富花”。

据了解,百花林场山泉清冽,水质优良,为养殖冷水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托天然水资源,林场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建成标准化养殖池。这些饮用山泉水的冷水鱼,肉质紧实、味道鲜美,深受市场欢迎,常年供不应求。与此同时,林场还积极发展黄贝木耳林下种植,并将其作为探索林下经济的关键举措。通过引进技术、规范管理,该林场的黄贝木耳以优良品质赢得了市场认可,有效实现了生态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转化。

“今年以来,我们深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林区自然禀赋,聚焦‘绿水青山小陇山、生态康养大福地’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百花林场副场长王贵子介绍,目前林场已种植黄贝木耳18万棒,养殖金鳟、虹鳟等冷水鱼3500尾,实现年收入80万元以上。

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离不开党建的坚强引领。在产业推进过程中,百花林场不断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加强与利桥镇党委、百花村党支部的协同协作,搭建就业平台,带动了20余户农户实现常年务工增收。同时,聚焦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高端环节延伸,让黄贝木耳、冷水鱼等特色产品走出林区,远销成都、重庆、广元等城市,赢得了广阔市场。“每年7月中旬,黄花和黄贝木耳会进入集中采摘期,黄花经烘干后储存为干菜,黄贝木耳则以鲜品销售为主。截至目前,冷库已储存黄贝木耳近40万斤,为后续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百花村党支部书记马千祥说道。

产业要发展,安全是前提。作为林区单位,森林防火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在林场各主要路口,记者看到防火警示标志清晰醒目,工作人员两人成组、常年驻守,实行常态化防火管控。尤其在防火紧要期,林场进一步加密了巡护力量、延长了巡护时长,采用“地面巡护+24小时视频监控+无人机动态监测”的“人防+技防”模式,构建起了“空天地”一体化森林防火监测网络。“当前正处于森林防火关键时期,我会主动当好防火宣传员,加强林区巡护和动态监测,通过‘地面+视频+无人机’立体化防控,全力守护森林资源安全。”林场职工赵亮坚定地说。

“我们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党建联建工作,主动对接属地党组织、周边共建单位,通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生态管护培训、防火宣传联动等活动,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森林防火、林木管护的每一个细节。”百花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杨旺选表示,未来将带领全体职工和林区群众,守好每一片林海、护好每一棵树木,持续筑牢区域生态屏障,让林区成为宜居宜业的富民热土,为绿色发展贡献更多林场力量。【编辑 姚苗】




